不同的超滤膜清洗方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。许多用户不知道如何清洁管式超滤膜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管式超滤膜的清洗方法。
先对管式超滤膜的管道部分进行冲洗:
1、向清洗罐内注水,注水量一般为罐体的90%左右。
2、检查管路阀门,然后打开清洗阀。确保冲洗管道畅通,便于清洗。
3、启动清洗泵,观察并记录超滤系统的仪表数据,如流量、压力、液位等参数。
4、当水充满系统管道时,循环清洗约30分钟。冲洗后,关闭超滤泵。
再对管式超滤膜的膜元件部分进行加药冲洗:
1、酸洗:
首先,必须按照1升清洗剂与40升水的比例配置清洗液。具体用量需根据清洗药箱的容积、管道长度等因素确定。清洗液的温度应尽可能控制在30℃左右。
管式超滤膜应循环清洗约30分钟,并记录清洗液的pH值、温度和颜色的变化。如果颜色变化较大,清洗液混浊,应及时更换清洗液。
如果污染严重,可以用酸浸泡管式超滤膜两小时。如果pH值变化超过1个pH值,则添加适当的酸并将pH值回调到2左右即可,直到清洗溶液的颜色不变,pH值不变,清洗即可完成。
清洗后,需要用清水清洗管式超滤膜约5分钟,以测试管式超滤膜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。
2、碱洗:
碱洗的操作方法与酸洗大致相同,只是使用的清洗液不同。碱洗的pH值在11-12之间,酸洗的pH值在1-2之间,其他没有差异。
清洗管式超滤膜的注意事项如下:
1、管式超滤膜清洗温度不超过42℃。如果温度超过42℃,可能会对管式超滤膜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。一般来说,温度应控制在35-38℃之间。
2、管式超滤膜清洗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。一般情况下,清洗顺序为先清洗管道,然后酸洗,清水洗净后再碱洗。
3、清洗管式超滤膜时,药剂清洗后,不能直接用另一种药剂清洗,必须用清水清洗后再进行另外的清洗。
注:清洗过程中,不能随意改变阀门与泵的运行状态,以防止出现意外的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