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滤膜过滤是以压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,其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它出色的分离性能。超滤膜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,表层厚度仅为 0.1 微米或更小,且分布着排列有序的微孔,这些微孔是实现精准分离的关键;底层厚度则在 200 - 250 微米,为整个膜结构提供支撑。与反渗透相同,超滤也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液相膜分离过程,但二者在分离溶质分子大小上存在明显差异。一般来说,当溶质分子量高于 500d,对应孔径大小处于 20×10⁻¹⁰m - 1000×10⁻¹⁰m 范围时,这样的分离过程就属于超滤。
在众多工业应用场景中,超滤膜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的乳清处理环节大放异彩。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产生的乳清一直是环保治理的难题,其中含有的乳清蛋白、大豆低聚糖和盐类,若直接排放到天然水体中,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;而通过合理回收利用,则能实现变废为宝。在乳清蛋白回收工艺中,超滤浓缩分离技术成为常用且高效的手段。利用超滤膜的分离特性,能够获得蛋白质含量在 35% - 85% 的乳清蛋白粉;若采用对浓缩相不断稀释的全过滤方式,更可进一步提升乳清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。
不仅如此,超滤与反渗透组合技术的应用,为乳清处理带来了更大的突破。该组合技术在浓缩乳清蛋白的同时,还能从膜的透过液中去除乳糖和灰分,拓展了全干乳清的应用范围。实际应用数据显示,引入超滤和反渗透组合技术后,乳清蛋白质质量显著提升。与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相比,蛋白质含量增加了近 4 倍,乳糖含量下降了约 40%,产品品质得到质的飞跃。
从超滤膜的基础原理到其在大豆乳清处理中的高效应用,充分展现了这一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超滤膜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为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,成为推动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。